Saturday, August 11, 2007

Dolchstoßlegende / 背後一刀說:右派的濠洨



「背後一刀說」是由原德軍高層於一次大戰結束後編造出來的陰謀論,用以解釋德意志帝國敗戰的原因。根據該理論,德軍在正面戰場上並未打敗仗,協約國軍至終戰為止始終未能突破戰線,相反地,是所謂的「國內戰場」自亂陣腳,特別是左派的居中搞鬼及扯後腿,才釀成1919的「十一月革命」,進而拖累德軍,結果使德國走上屈辱的凡爾賽之路。凡此種種,均有如在「戰士背後刺上一刀」,該陰謀論乃由此得名。

為了掩蓋自己在戰爭指導上的諸多錯誤,自戰爭中期起形同實質上軍事獨裁者的魯登道夫(Erich Ludendorff)在其回憶錄中首創此說,該說稍後並獲得諸多德軍將領的認可,包括因坦能堡大捷而享有盛名的興登堡元帥。德國軍人普遍支持此說,有兩原因,一來出於普德光榮軍事傳統的面子問題;二來德軍戰線的確在「外表上」維持完整,協約國軍似乎未能越雷池一步。然而在實質上,德軍於1918年10月底已宛如風中殘燭,協約國軍的再一次重擊即有極大可能徹底撕裂德軍戰線,魯登道夫及興登堡亦明知此事,方有逼迫德皇威廉二世遜位流亡之舉,不過在一般德國人民的眼中,德軍確實是以嚴整秩序自法國、比利時前線撤軍回國,毫無敗軍之象,更而加深「背後一刀說」的可信度。此可堪稱該陰謀論於威瑪共和國時期,獲得民間廣泛認同的重要心理背景。

因此此說除用以推卸軍部高層敗戰責任外,亦於共和國的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,思念舊帝國榮光的各保守派政黨,以及致力於法西斯式政治社會革命的新興納粹黨,均視之為文宣利器,猛力攻詰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為首的左派陣營,而其終極打擊目標,即是誕生於十一月革命、以西方式議會民主為基礎的威瑪共和國。共和國於1933年的崩壞,歸結其原因,不可不慮及此一虎爛理論的災難性影響力。

2 comments:

  1. 只能說,在國內尋找政敵與豎立打擊的目標,是凝聚己身力量的不貳法門。這個結構,不管在哪裡都很適用。

    這個背後一刀之說帶來的影響,直到現在都讓德國還感覺得到他的痛呢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上次看ZDF作的國防軍專題,有個七月二十日集團的殘存者就認為,行刺沒有成功好像還是有點好處的,雖然多打了九個月多死了一百萬德國軍人,德國本土也被打的稀巴爛,但至少不會有人再講說:「如果沒有那些七月的罪人,元首是可以做到的!」

    從大歷史的角度(汗)來看歷史事件,有時候正反評價還頗為難下的呢

    ReplyDelete